大政辦發(fā)〔2017〕31號《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
《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
大政辦發(fā)〔2017〕31號
各區(qū)市縣人民政府,各先導區(qū)管委會,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xiàn)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國辦發(fā)〔2017〕15號)轉發(fā)給你們,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請一并貫徹落實。
一、認真組織學習傳達。各地區(qū)要立即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傳達國務院第162次常務會議和國辦發(fā)〔2017〕15號文件精神,研究提出具體貫徹落實意見,認真抓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各項具體工作,確保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標準落實。
二、健全完善協(xié)調機制。各地區(qū)要整合成立由政府負責人牽頭、民政部門負責、有關部門參加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領導協(xié)調機制。要將現(xiàn)有的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流浪乞討工作領導小組、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領導小組等工作機構統(tǒng)一整合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xié)調城鄉(xiāng)低保、醫(yī)療救助、取暖救助、臨時救助、受災群眾救助、特困人員供養(yǎng)、困境兒童保障、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殘疾人兩項補貼、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困難優(yōu)撫安置對象救助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應由政府負責人擔任,成員應涵蓋社會救助工作等領導小組成員。
三、加強基層能力建設。各地區(qū)要嚴格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遼政發(fā)〔2013〕20號)中“鄉(xiāng)鎮(zhèn)政府應按不少于2人、街道辦事處應按不少于4人配備最低生活保障專職工作人員”的要求,充實基層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量,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
四、強化督導檢查工作。市政府將派出督導組,擇機對各區(qū)市縣、先導區(qū)落實2016年國家及省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相關政策情況、建立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協(xié)調機制情況等進行全面督查,并予通報。
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3月6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困難群眾
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fā)〔2017〕15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近年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健全、水平穩(wěn)步提升。同時,也存在部分保障政策銜接不夠、保障水平與群眾需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xiàn)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近年來先后出臺了《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以及臨時救助、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困境兒童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等政策措施,全面實施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高效有序應對了各類重特大自然災害,有效保障了各類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維護社會公平、防止沖破道德底線的基本要求,也是補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需要。盡管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但是對困難群眾的保障水平不能降低、力度不能減弱、工作不能放松。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政策要托底的部署要求和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民生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二、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
各地要加大受災群眾困難排查力度,調整完善自然災害生活救助政策,做好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加快災區(qū)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對2016年因遭受特大洪澇災害仍住在臨時安置住所的受災群眾,2017年要全部幫助解決住房問題。進一步落實臨時救助制度,建立完善部門聯(lián)動和快速響應機制,做好救急難工作,及時解決好群眾遭遇的突發(fā)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活動。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yǎng)比例,將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有關規(guī)定的殘疾人納入救助供養(yǎng)范圍。統(tǒng)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改善孤兒和貧困殘疾兒童等群體的保障條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合理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
三、進一步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投入
各級財政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要把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放在優(yōu)先位置,確保政府投入只增不減。中央財政已撥付的救助補助資金要抓緊到位。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科學合理編制困難群眾生活保障資金預算,增加資金有效供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lián)動機制,防止物價波動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績效評價,推進資金使用管理公示公開,建立健全資金監(jiān)管機制。完善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做好救助對象準確識別,提高資金使用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四、進一步加強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協(xié)作,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制度銜接和工作銜接,共同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發(fā)揮好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lián)席會議等機制的作用,強化資源統(tǒng)籌、部門聯(lián)動。各級政府要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作為優(yōu)先安排,進一步加強領導。全國各縣(市、區(qū))都要建立健全由政府負責人牽頭,民政部門負責,發(fā)展改革、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xiāng)建設、衛(wèi)生計生、扶貧、殘聯(lián)等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xié)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本地區(qū)各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問題,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更好地落實到基層。各地區(qū)要完善“一門受理、協(xié)同辦理”機制,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推行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
近期,各地要進一步扎實做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工作,真正做到解民憂、暖民心。精心組織、廣泛開展春節(jié)期間對困難群眾的走訪慰問活動,切實解決低保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困難優(yōu)撫安置對象等困難群眾生活的實際問題。全力保障災區(qū)群眾生產生活,抓緊發(fā)放救災救助款物。加強各級福利院、特困人員供養(yǎng)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等安全管理,切實消除火災等安全隱患,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抓住春節(jié)期間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xiāng)時機,引導外出務工父母切實履行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監(jiān)護責任和撫養(yǎng)義務。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在露宿人員集中地區(qū)設立開放式救助點和臨時庇護避寒場所,確保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有飯吃、有衣穿、有場所避寒,給困難群眾更多關愛和溫暖。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1月26日
本文鏈接:http://www.per-better.com/rule/38175.html
本文關鍵詞: 大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