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_有奶水三级电视频_婷婷五月天激情综合影院

寧政辦發(fā)〔2013〕100號《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fā)市法制辦南京市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瀏覽量:          時間:2018-11-15 17:50:17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fā)市法制辦南京市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寧政辦發(fā)〔2013〕100號





各區(qū)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政府法制辦擬定的《南京市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8月23日


南京市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實施方案


(市政府法制辦 2013年8月)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復議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國法復函〔2011〕628號)和省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全面開展行政復議工作規(guī)范化建設的通知》(蘇府法〔2013〕7號),推進我市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充分發(fā)揮行政復議在推進依法行政、化解行政爭議、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加強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市、區(qū)政府具有行政復議職能的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抓好貫徹落實。全市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總體應于2015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各區(qū)應根據本方案分項制定具體的實施標準、進度、完成時間和具體措施,落實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的各項部署,工作完成情況及時上報。2015年11月底前,由市政府法制辦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區(qū)政府行政復議規(guī)范化建設工作開展專項督查。


二、工作規(guī)范


(一)隊伍建設規(guī)范化(2014年6月底前完成)


1.機構設置規(guī)范化。區(qū)政府應在區(qū)政府法制部門設置行政復議辦案機構。市政府具有行政復議職能的部門應明確行政復議辦案機構。


2.職能配置規(guī)范化。行政復議機構應全面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規(guī)定的立案審查、案件審理、宣傳指導和監(jiān)督管理職能。


3.專職人員配備規(guī)范化。按照行政復議職能需要,配備相應的專職行政復議人員(在編公務員),確保行政復議機構審理每件案件的人員不少于2人。行政復議專職人員應當具備與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相適應的政治素質、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通過法律法規(guī)統一考試,領取《江蘇省行政復議應訴人員資格證》后方可正式上崗。


(二)保障措施規(guī)范化


1.辦案場所規(guī)范化。市、區(qū)政府行政復議機構除具備常規(guī)的辦公室外,還應具備接待、聽證、檔案保管場所。市政府具有行政復議職能的部門應結合單位實際,為承擔行政復議職責的處室安排必要的接待室、案件審理室和檔案保管場所。


2.經費保障規(guī)范化。建立行政復議經費保障機制,行政復議工作經費列入財政年度預算。


3.辦案器材保障規(guī)范化。行政復議機關應為行政復議機構提供必要的辦案器材,保障行政復議機構的辦案能力與工作任務相適應。


(三)職能履行規(guī)范化(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1.受理工作規(guī)范化


(1)落實行政復議權利告知制度。市、區(qū)政府法制部門應對本區(qū)域行政機關的執(zhí)法文書格式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沒有依法、正確載明行政復議和訴訟權利告知內容的,應抓緊修訂完善。


(2)暢通行政復議申請渠道。市、區(qū)政府行政復議機構設置專門的接待場所,配備專人負責接待工作,嚴格執(zhí)行首問事項登記制度、首問崗位流程跟蹤制度、案件引領告知制度;向社會公開行政復議范圍、條件和程序,提供行政復議申請書格式文本;設置行政復議受理窗口,開通網上受理,方便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具備條件的區(qū),試行在鎮(zhèn)街設立行政復議受理中心,代為接收行政復議申請,并負責宣傳行政復議法律知識、解答群眾咨詢。有條件的區(qū)應抓緊成立行政復議委員會。


(3)規(guī)范行政復議受理程序。申請人當面遞交行政復議申請書的,行政復議機構應向申請人出具收件回執(zhí);對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必須依法受理;對確實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或者應當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的事項,應當告知當事人依法解決的途徑。確保行政復議申請依法受理率達到100%。


2.審查工作規(guī)范化


(1)審查程序規(guī)范化。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嚴格行政復議案件流程管理,做到程序完整、階段明確、責任明晰、措施到位。嚴格審查期限,提高審查效率。確保行政復議案件按時辦結率達到100%。


(2)改進行政復議審查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行政復議工作方式方法,靈活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公開聽證等方式審查行政復議案件。對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案件,可以實行書面審查;對事實難以查清、爭議較大的案件,深入調查核實情況,充分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對重大復雜的案件,采取公開聽證方式審查。


(3)嚴格把好行政復議審查的事實關、法律關、裁決關和善后關。在案件審查過程中,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要深入現場調查,確保事實清楚;對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要廣泛征求立法機構、專家和相關部門的意見,確保法律適用準確;對涉案實體利益的處分,在分清是非的前提下,要積極引導當事人尋求化解爭議的最佳方式,確保裁決效果;對裁決執(zhí)行中的后續(xù)事宜,要加強監(jiān)督指導,真正做到案結事了。


(4)積極運用調解、和解方式化解爭議。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在自愿、合法的基礎上,要積極運用調解、和解方式有效化解行政爭議;對于案情簡單、法律關系清楚、爭議不大的行政復議案件,可以在立案受理環(huán)節(jié)以調解、和解方式化解行政爭議。


(5)行政機關在行政復議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積極行使行政復議權利,依法履行行政復議義務,實行行政機關負責人或分管該項業(yè)務的負責人重大案件參加行政復議制度。


3.事后監(jiān)管規(guī)范化


(1)監(jiān)督行政復議決定的落實。行政復議機關作出撤銷、變更裁決或確認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要監(jiān)督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對拒不履行的,要下達責令履行通知書,督促其限期落實。


(2)督促行政復議中存在問題的整改。行政復議機關對在辦理行政復議案件中發(fā)現的規(guī)范性文件實施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及時向制定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政機關制發(fā)行政復議建議書,提出完善制度和改進行政執(zhí)法的建議。對行政機關違法問題或需要做好事后妥善處理工作的,制發(fā)行政復議意見書,督促原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糾正違法行為或做好事后妥善處理工作。


4.法律文書規(guī)范化


(1)制作規(guī)范化。按照國務院法制辦《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示范文本》的要求制作法律文書,注重提高行政復議決定書的制作質量,增強行政復議決定書的說理性和權威性。


(2)送達規(guī)范化。送達行政復議法律文書可采取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委托送達、公告送達等方式。其中:直接送達應有申請人或其委托人、被申請人代表簽字;留置送達須有2名以上見證人簽字;郵寄送達需以掛號信的形式寄出;無法采取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方式的,可以采取公告送達,公告內容應在當地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報刊上刊載。


5.歸檔規(guī)范化。行政復議案件檔案按卷整理。案件審結后,承辦人應當整理案件全部文件材料。案件檔案內的文件材料按下列順序排列:卷內目錄;行政復議決定書及回證;行政復議決定書(送審稿);行政復議案件受理決定書或不予受理決定書及回證;行政復議案件審批表;行政復議申請書及附件(包括被申請人的處理決定書);行政復議答辯通知書及回證;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通知書及回證;行政復議答辯書及附件;聽證通知書及回證;各類筆錄(包括詢問筆錄、調查筆錄、審理筆錄、閱卷筆錄、聽證筆錄),行政復議案件結案報告,卷內備考表。不宜對外公開的文件材料可以副卷的形式保存。


(四)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備案規(guī)范化(2014年12月底前完成)


1.涉及下列內容的行政復議決定,應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報上級法制機構備案:


(1)行政復議機關決定撤銷、變更、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責令限期履行的;


(2)具體行政行為是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執(zhí)照等重大行政處罰的;


(3)具體行政行為涉及重大利益調整的;


(4)被審查的具體行政行為在本地區(qū)有重大社會影響或者對本部門工作有重大影響的;


(5)行政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報送備案的。


2.報備材料規(guī)范化。重大行政復議決定報備材料包括行政復議申請書、被申請人答復書、第三人意見書和行政復議決定書。


(五)案件統計分析規(guī)范化(2014年6月底前完成)


1.按時報送統計材料。嚴格按照國務院法制辦關于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制度和我市依法行政公報制度的要求,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指定專人按時報送案件統計報表和統計分析報告。


2.提高統計質量。統計人員要正確理解統計指標的內涵,把統計工作與辦理行政復議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嚴禁在統計工作中弄虛作假。


3.做好統計分析。統計分析報告要突出工作重點,注意實際工作“點”和“面”的關系,注意典型事例和案例的“正”和“反”的關系。統計分析結論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實際,把握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點領域和熱點問題,為決策提供依據。







附件下載:









感謝您的捐贈



本文鏈接:http://www.per-better.com/rule/47943.html

本文關鍵詞: 南京市, 南京市人民政府, 寧政辦發(fā)

最新政策
相關政策